2022年4月30日上午,应威廉希尔体育邀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英语系终身教授、该校杰出教授童明老师做了题为“酒神生命唤起的情感:悲剧合唱的演变”线上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威廉希尔体育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黄晓燕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公司师生相聚云端,共飨学术盛宴。

童明教授的讲座共由“悲剧的悖论和起源”、“合唱情感:日神和酒神的相互作用”、“悲剧合唱中的‘我’:莎剧独白”以及“现代小说中的合唱片段:《八月之光》和《达洛维妇人》”等四个部分组成。童明教授首先指出,悲剧作为西方文化传统中最为高尚的文学类别,对文学文化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不同于东方文化对悲剧概念的理解,西方悲剧传统由古希腊悲剧合唱展开,重点讨论悲剧合唱唤起的情感。
在第二部分,童明教授结合尼采著作《悲剧的诞生》,详细介绍悲剧的音乐精神起源如何成为悲剧本质。尼采认为,所有艺术创造都产生于酒神与日神冲动的相互作用。童明教授进一步指出,源自酒神、日神冲动而相互作用的美学原则同样适用于对悲剧合唱这一特殊情感形式的讨论。日神冲动代表艺术的均衡形式,而酒神冲动指向个体忘我的无限生命潜力,两者的互动可以完美解释悲剧合唱的情感内涵。
在第三部分,童明教授聚焦现代诗学的美学争论,讨论浪漫主义抒情诗“主观诗学”与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分歧,从而审视悲剧合唱中的“我”。童明教授指出,尼采同样反对“主观诗学”,他的视角和依据主要源自希腊悲剧和酒神文化,真正的诗人是陶醉的“我”。因此,尽管现代悲剧合唱的表演形式已基本消失,但是作者凭借充盈的酒神生命力,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延续悲剧合唱。
在第四部分,童明教授以《八月之光》、《达洛维夫人》两部现代小说文本为例,分析福克纳、伍尔夫两位现代小说家如何从希腊悲剧中汲取力量,利用合唱片段与叙事视角的巧妙切换,揭示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的融合,形成现代版的悲剧合唱。最后,童明教授指出,人文主义以其深度产生悲观主义,悲剧咏唱构筑个体因合唱唤起的复杂情感,而个体生命拥抱酒神生命的深刻感悟,承载着悲剧合唱的多重内涵。
黄晓燕教授高度评价了童明教授的精彩讲座,认为童老师所讲的悲剧是一种酒神生命,酒神生命揭示的正是生命的形态,这些观点为身处疫情时代的大家带来很多启迪。讲座尾声,童老师就现代社会的异化、《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合唱等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童明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供稿:吕鹏;图:张哲)